简短教学设计方案范文

| 金成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下面小编带来简短教学设计方案范文7篇,希望大家喜欢。

简短教学设计方案范文

简短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篇1

教学目标:

1、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体会课文情境的发展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说出读后受到的启发,学习船长遇事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品质。

重点难点:

1、通过事情的发展,使学生能理解父亲为什么逼孩子跳水,并通过换位思考,分析出孩子是否也能理解。

2、能体会课文情境的发展变化及写作方法的特殊之处。

教学过程:

一、谈话质疑,激发兴趣

谈话:

1、上节课我们一起初步学习了《跳水》一课,你还记得故事中都出现了那些角色,他们谁是主角吗?

2、既然父亲是主角,为什么在文章中所占笔墨却并不多,却主要描写了小男孩?

二、处理字词,扫清理解障碍

出示:取乐放肆

提问:这两个词都是说的谁?请用因为所以表达

出示:桅杆

教师:结合图讲解桅杆的高度

出示:不知所措

提问:什么意思?

三、体会危机、渲染气氛

1、课件出图——航行的轮船和甲板上的人和猴

谈话:一艘轮船,环游了世界,正往回航行。这一天风平浪静,人们都在甲板上。

学生:指名读1、2段,思考:猴子为什么要摘孩子的帽子?

2、教师:猴子的行为我们可以理解,可为什么小男孩最后也爬上了桅杆?

3、学生:默读课文3—6段,找到相关的语句说明(拿帽子水手起哄好面子失去理智等)

4、教师:爬上桅杆也没关系,怎么就变成了小男孩跳水呢?为什么他要跳水?从哪看出他处境危险?

5、学生:读课文5、6、7段,课件出示重点句,指名读:你想通过读告诉我们什么?理解当时的危险程度。

6、课件出示第7段,能不能去掉两个关联词?体会危险的程度,推进理解后面毫无退路的选择

7、提问:我们在作者的文字中看到了危险,那小男孩呢?他有没有意识到?你从文中的那个词知道的?(理解醒悟,字面什么意思?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教师:刚刚还只顾着拿到帽子的孩子,这时双手是毫无攀附,双腿开始摇摇晃晃,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孩子们这才是最可怕的.呀!

提问:现在的处境可以用一词来形容是什么?

(千钧一发岌岌可危危在旦夕万分紧急等)

8、谈话:是啊,这是多么危险的一幕呀,必须要想办法赶紧救下孩子!(随即指名)你有办法吗?你呢?我们无能为力,水手们也不知所措。我们不敢想象如果孩子失足的情况下会有怎样的后果

四、深入文本,品味人物品质

1、谈话:事情好像已经到无路可走的地步,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

2、学生:默读课文第9段,有什么让你困惑的地方?

(引导孩子质疑出本课难点:为什么枪口指向孩子?会不会真的开枪?孩子听到之后会怎么想?根据学生提出的疑点,随机处理,重点讨论问题,船长不是孩子的父亲吗?当他用枪指着自己的孩子时,孩子会想些什么?相信父亲,不管是埋怨还是后悔,这一刻剩下的就只有服从了)

3、谈话:就在孩子跳入海中的那一刻,水手们也跳了下去,尽管在海水中只有短短的40秒钟,却仿佛让人们经历了一场生死的考验,所幸的是孩子终于得救了。

4、学生:再读第9段,思考: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小组讨论并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说明。

(随机处理语句:船长机智在哪?从哪看出冷静?父亲真的会开枪吗?果断比较难,教师可以设疑:从走出船舱看到那危险的一幕,到命令孩子跳水他凭什么做出的决定?)(找到生存的概率,理解短时间的决定所透露出的果断,风平浪静、水手都在甲板上、孩子会游泳)

指导朗读,你想像一下,是你最亲近的人站在那个横木上,而惟一能救他的人是你,你要怎样对他说?你希望他快点往海里跳,以挽救他的生命。

5、教师:在这么危机的时刻,在关乎到自己亲人生死的时刻,船长竟然能想出了这么一个看似绝望的办法,这就叫“置之死地而后生”,这足以证明他确实是一位处事冷静、果断的人。也难怪他能够带领船员们闯过大风大浪平安环游世界了。

五、升华感情,体会写法

1、提问:作为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此时此刻才登场?如果父亲一直站在甲板上还会有后面的故事吗?

如果让你说说故事的大概内容,你应该怎样说?(出示课件导图)

(通过这样的思考,使学生再次回顾全文,认识到前面的的描写是为了父亲的出场做铺垫,学生能够按顺序说出主要内容)

2、提问:课件出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两个故事都是急中生智想到的办法,但有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孩子理解出一个是事发突然,一个是逐步推进)

3、谈话: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个故事,用了四分之三的篇幅把事情推到了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就是为了父亲的出场做铺垫,作者写主人公的笔墨不多,寥寥数语,却让整个事情化险为夷。作家用这样的描写告诉我们,写作要真实、自然,而我们也明白了,写事情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境来写,这样才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

4、提问:学完了这篇文章,不论是在情感上或写作上都有了新的收获,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5、教师总结提升:作为老师,学完文章我也有些话想对你们说:孩子的冲动做法是不珍惜生命的表现,我们要引以为戒。而水手们虽说与孩子很熟悉,就像我们同学之间,但开玩笑也要适可而止,否则也会伤及性命。我更希望你们能做一个像船长那样处事冷静果断的人。

简短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篇2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

2.根据描写声音的四字词语想象画面。

3.用表示时间的词语来描述事物。

4.在横格中写字,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注意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5.欣赏并积累《鹿柴》。

【教学重点】

根据词语想象画面;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

1.能够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

2.积累词语,理解并运用。

3.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课文这些课文都是自然景观。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自然景观的呢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解决这些问题。(板书:语文园地)

二、学用结合。

板块一:交流平台

1.同学们,你们一定游览过许多名胜古迹和名山秀水吧在电视里、书本上应该也观赏过许多风景优美的画面吧你们游览或见过的自然景观应该怎样向大家介绍呢(板书:写想象画面)

2.课文《观潮》中第4自然段:“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段话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把大潮由远及近的样子和声音穿插描述,展现了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景观。

师:作者是怎样描写想象画面的(板书:看到)

3.课文《走月亮》中,“我似乎听到了潺潺的溪流声、秋虫的鸣叫声……”

师: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想象画面的(板书:听到)

4.读了文章,你还能“闻”到什么(板书:闻到)

a.小组交流。

b.构思巧妙,感情真实。

c.要观察生活,表现生活,想象不是胡编乱造。

d.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5.学生以四人为小组共同交流,互相评议。

板块二:词句段运用

6.词语:

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窃窃私语鸦雀无声悄无声息

(1)读一读,理解词语的含义。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锣鼓喧天: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响彻云霄: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交谈。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悄无声息: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形容十分安静。

(2)想一想: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生:“人声鼎沸”让我想到了人们观潮时的热闹场景。

生:“鸦雀无声”让我想到了教室里同学们认真学习时的情景。

(3)先小组内交流,再选小组代表说一说。

词语:

风烟花霎时顿时忽然

雷雨小狗过了一会儿一会儿工夫

(4)说一说每组加点词语的意思。

理解加点词的意思,对比不同。第一组中的词语表示时间短。第二组中的加点词语的意思表示时间比第一组长一些。

(5)拓展运用。

①请按照速度由慢到快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说出你的想法。

冲过去跑过来走过来

②选择两个加点的词语分别造句。

一阵风吹过,天空顿时尘土飞扬。

我家的小狗一会儿工夫就把一盘肉吃完了。

①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的用法。

②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可以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画面。

(板书:根据意思写画面)

板块三:书写提示

7.写字的时候要注意:

(1)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2)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板书:书写提示:保持平衡保持距离)

8.写一写。

(1)先照着字帖写,一边写一边念笔画名称。

(2)再在横格中写字,写好之后对照比较,看看哪个字的笔画没有写好,再重写。

板块四:日积月累

9.学习《鹿柴》这首诗。(板书:鹿柴)

(1)朗读这首诗。

(2)作者简介。

(3)说说诗句的意思。

(板书:说说诗句的意思)

第一、二句句意: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说话,但看不见人影。

第三、四句句意: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阴暗处的青苔上。

10.展开想象,感悟诗情。

学生看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中诗人感受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11.学生读读背背,教师测试学生背诵情况。

12.检验学生的背诵情况。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怎样描写想象画面,学会了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学会了怎样在横格中书写句子,还学习了一首古诗,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简短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能按照正确笔顺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表达出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情。

3、感悟周总理对少年儿童的关爱,体会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生字是重点,感悟课文是难点。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周总理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资料。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周总理的课文,板书“关怀”。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反复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2、再度课文,想一想读懂了什么?

3、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读课文,全班参与评议。

(三)学习生字

1、组自主识字。

2、分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互相说说记住了哪些字,怎样记住的。教师巡视。

3、出示生字小黑板指名认读生字,随时纠正读音。

怀周恩察握镜段;朗聚神灿烂幸福。

“恩段神灿烂”的韵母是前鼻音,“镜朗幸”的韵母是后鼻音,“周察神”的声母是翘舌音,指导学生把这些生字读准确。

4、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启发学生多动脑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

①熟字加偏旁认记:怀恩握灿烂。

②熟字去掉学过的偏旁认记:察。

③熟字换偏旁认记:神。

④编顺口溜或猜字谜的方式识记:

“竖撇横折钩,内藏土和口;翻开百家姓,这姓就是周。

“每一口人都有田,表示生活喜连连,家家户户过大年,把它倒贴门上边。

5、巩固识字。

①多种形式练读,反复与生字见面。

②小游戏,考考你。

③小组合作学习,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6、熟读课文

(四)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明之处。

2、分小组讨论课文中的疑问,小组内汇报。

3、全班交流。

4、再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或上下文理解“视察、聚精会神”两个词语。

5、分小组朗读,理解感悟。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周总理对少年儿童的关怀,指导读出对周总理的热爱、怀念之情。

(五)拓展活动

讲关于周恩来的故事。

(六)作业

通过阅读课外书、向别人请教等途径,搜集关于周恩来的事迹。

(七)教后反思

简短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积累9个词语,能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动物休眠的特点。

3、通过朗读,体会在句子中加上“什么……也……”、“再也”以表达比较强烈的语气。

4、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讨论完成研究报告。初步掌握进行主题探究的简单步骤。

5、激发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动物休眠的特点。

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讨论完成研究报告。初步掌握进行主题探究的简单步骤。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同学们,还记得课文《丁丁的研究报告》吗?丁丁研究的是什么?

2、丁丁为了研究蓝鲸,搜集了很多资料,写成了一份精彩的研究报告,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扬。今天,我们要学习丁丁,研究“动物的休眠”,完成一份研究报告。

出示:“研究课题:动物的休眠”,指名读,齐读。

3、现在,四个同学组成一个研究小组,请组长拿出研究报告,在封面写上研究课题。请小组每个成员在“研究人”后的横线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学生完成任务。

4、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

(一)提问归纳,明确研究问题。

1、关于动物的休眠,你想知道些什么?指名回答。

2、教师归纳。出示:

研究问题:

(1)什么是“休眠”?

(2)哪些动物会休眠?

(3)动物怎样进行休眠?

(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

(4)动物为什么要休眠?

(5)动物的休眠分哪些类型?

简短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篇5

教学目标

1.诵读谜语诗,认识“六、七”等5个生字,会写“八、十”2个字。(重点)

2.区分3组形近字。学习运用加减识字法和图文对照识字法识记生字。(重点)

3.正确美观地书写“二、三”等4个字,引导学生掌握“从上到下”和“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重点)

4.诵读、积累古诗《咏鹅》。

5.引导鼓励学生和家长一起读书,养成亲子阅读的良好习惯,创造更加温馨的阅读氛围。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带有插图的课件。

2.田字格磁力贴。

学生准备:

“六、七、八、九、十”字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孩子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语文王国的城门外,看,漫天雪花也挡不住这里的居民迎接我们的热情,听,那个孩子在吟诵什么呢?(动画演示:漫天雪花中一个孩子在吟诗“一片两片三四片……”)

二、趣味活动,识字写字

1.教师放大动画音量,引导学生和动画里的孩子一同诵读这首谜语诗。

2.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这首谜语诗,指名领读,小组练读,齐声诵读。

3.小组交流:从这首小诗中读懂了什么?

4.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这首诗的谜底是雪花。“一片两片……”是说雪花很多很多;雪花遇到水就化了,所以是“飞入水中都不见”。

5.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诗中有10个数字:“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然后利用课件交流识字。

(1)鼓励学生说说自己认识哪些数字,到前面指一指,再领大家读一读。

(2)还有哪些数字不认识,指给同桌或者小组同学看,请他们教教自己。

(3)引导学生发现哪些数字的读音需要注意,到前面指给大家看,并领读。

(4)开火车读生字,并组成词语,或者说一句话。

6.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书写内容,交流书写“八”“十”。

(1)每个生字由几笔组成?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把观察到的和小组同伴说一说。

(2)学生先描红,再练习书写。

(3)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写作品,师生评议:哪一笔写得好?好在哪里?

(4)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书写。

三、情境活动,对比差异

1.过渡:瞧,天晴了,汉字王国的居民们在欢迎我们呢!(课件出示6个“居民”,身上分别写着:人、天、口、田、日、目,按顺序两两手拉手。)

2.小组交流:每对汉字兄弟长得都很像,你能区分开他们吗?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人”和“天”——一个“人”伸直胳膊,头上顶着一块木板就是“天”。一“人”不变,二人为“天”。

(2)“口”和“田”——张开“口”,里面没有东西。“田”地中间有交叉的小路。

(3)“日”和“目”——太阳有一个中心,所以“日”里有一横。“目”是人的眼睛,眼睛里有两滴眼泪,所以“目”里面有两横。

4.巩固应用:请同学们大声说出这6个“居民”的名字,并选择喜欢的一组“居民”,分别组词语或者说句子。

四、指导书写,掌握规则

1.课件播放动画。汉字王国里的老师正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二、三”,学生认真观察这位老师的书写顺序。

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这两个字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3.小结并板书汉字的第一条笔顺规则就是“从上到下”。

4.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范写生字“十、禾”,引导学生观察后交流:这两个字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5.小结并板书汉字的第二条笔顺规则就是“先横后竖”。

6.互动活动:我们在写汉字的时候,除了要根据正确的笔顺规则认真书写外,还要注意书写姿势。什么样的书写姿势是标准的呢?请大家一边调整坐姿,一边说。

7.学生自主练习,先书空,一边书空一边说笔顺规则,再描红,最后练写。注意坐姿端正,握好笔。

8.利用投影仪展示作品,引导学生针对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笔画书写的长短进行点评。

9.小结:要想把字写得端正,不仅笔顺要正确,同时要注意笔画的位置等,这样才能把字写得美观、大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了一首谜语诗,谁来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齐背)这节课我们还会学到一首古诗哟,快来进入这节课的学习吧!

二、诵读古诗

1.教师播放古代私塾里教书先生正在教孩子读古诗《咏鹅》的动画,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视频一起诵读。

2.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3.小组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4.教师再次播放教书先生读古诗的动画,组织学生模仿教书先生的节奏和语调练习诵读。

5.引导学生想象并交流,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写的。他在写这首古诗的时候,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6.课件播放古诗《咏鹅》所描写的画面,学生一边欣赏,一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意思。

7.齐声诵读,背诵古诗。

三、亲子阅读

1.过渡:下课了,汉字王国的孩子们在一边拍手一边读儿歌呢!

2.课件播放儿歌《小兔子乖乖》,学生一边听一边想:儿歌里都有谁?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自由读《小兔子乖乖》,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圈起来,问问老师,再多读几遍。

4.指名朗读,纠正字音。

5.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第一次,小兔子为什么不开门?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怎样说?第二次,小兔子为什么开门了?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怎样说这段话?

6.分角色朗读。

四、拓展延伸

1.讨论:如果你遇到和小兔子一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2.回家和父母一起分角色表演这首小儿歌。

简短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篇6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获得美的享受。

2、体会静态和动态描写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长自然常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你想了解这奇观吗?

二、快速读课文,说说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一(12)镜泊湖的形成和传说。

二(3)镜泊湖自然朴实而又绚丽多变的景色特点。

三(4)重点描写吊水楼瀑布的景色。

四(5)重点写地下森林的景色。

四、词语质疑。

五、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速读全文,并用一句或几年来句话概括自己的感想,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也可以自己概括。

2、学生自由读。

3、同桌相互交流。

4、集体交流。

六、分工合作,自主探究。

1、镜泊湖的景色的确奇妙,让我们来仔细欣赏一下。

2、分工:每小组负责研究一段。

研究要求:认真研究,相互合作,把你所领略到的美与大家一起分享,发现的问题与大家一起探讨。研究讨论后再向大家交流汇报。

3、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朗读、交流体会、互相质疑解疑。

4、大组交流讨论。(同组同学可以相互补充,他组同学可以提问。)

交流方式:

(1)通过交流感受体验美;

(2)通过提问发现美;

(3)通过朗读感悟美、表现美。

第一段交流重点:镜泊湖的地点、形成、及名称是否名副其实。

第二段交流重点:理解镜泊湖景色的自然朴实和绮丽多变。

第三段交流重点:体会吊水楼瀑布的形成以及它磅礴的气势。体会雄壮的确良瀑布与幽静的确良镜泊湖形成的鲜明对照。

第四段交流重点:了解地下森林的形成过程及壮丽的景色,感受地下森林的欣欣向荣、充满活力。

(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指导朗读。)

七、总结全文。

八、作业 :

摘录文中优美片段。

板书设计 :

景点 景物 特色

镜泊湖 山湖花树 自然朴实

绮丽多变 静态

吊水楼瀑布 瀑布 万斛珍珠 动态

千朵银花

千军万马

地下森林 森林 郁郁葱葱 静态

野生动物 活动 动态

火山口 峭壁如屏 静态

简短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学生自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2、小组合作学习:

⑴ 每个小组课前准备一套生字词卡片。

⑵ 组内互相检查,字字落实。

3、重点指导:

“涨”和“间”是多音字。

4、要求写的字,学生先自己字形,然后临写,比较。纠正。

5、教师根据学生写字时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指导。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你觉得哪些词写出了老人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无论怎样”“只要”“一定”“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行动地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表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3、指导学生想象画面:

⑴ 老人踩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么想?表情、动作又会怎么样?

⑵ 在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

⑶ 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

4、学生交流各自想象的画面,体会老人的心灵美。

5、指导感情朗读。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继续学习课文3、4、5自然段

1、学习第3自然段:

⑴ 指名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⑵ 讨论:

作者是怎样描写一行人走搭石时动作的协调有序的?

“像轻快的音乐”“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⑶ 引导体会“构成了家乡的地道风景”。

2、学习第4自然段:

⑴ 学生自由读课文。

⑵ 思考:

作者写了哪两个事例?

⑶ 指导回答。

⑷ 交流:

从“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直到溪边……”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这两个事例中,我们不但能看到一幅幅和谐的画面,也能够感受到画面中人物的美好心灵。

3、学习第5自然段:

让学生结合前文畅谈对这段话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作者借搭石所要赞扬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个性美。

三、指导朗读全文

四、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

五、小组交流

六、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对不同意见展开争论,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19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