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调味品禁忌

| 小龙

调味品(flavouring),主要是指香草和香料,香草是各种植物的叶子,它们可以是新鲜的、风干的或磨碎的。那么,食用调味品有哪些禁忌呢?

1、煎鱼时不能早下姜:煎鱼时放些鲜姜,能够除掉鱼的腥味,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人们往往是把姜与鱼一起下锅,然而,姜与鱼一同下锅,是起不到除腥作用的。正确的做法是:先把鱼加热一会儿,待鱼的蛋白质凝固后再加入生姜,这样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烹调绿叶菜不宜加醋:有人习惯在烹调绿叶菜时加点醋,这样不妥。绿叶菜中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叶绿素在酸性条件下一旦加热就会极不稳定,从而使绿叶菜的营养价值大减。

3、炒胡萝卜不宜放醋:有的人习惯把醋当做必须的调味品,无论烹调什么食品都会放点醋,炒胡萝卜时也如此。然而,胡萝卜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胡萝卜素,有利于人体健康,假如炒胡萝卜时放醋,会把胡萝卜素完全破坏,从而失去其营养价值。

4、食盐不可以解毒:一些人认为,有毒的食物见了盐,毒性就会消失或减弱。所以,明明知道某些鱼或肉已被毒物质污染,却仍然要多放些盐来煮着吃,以为这样做就可以解毒了。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轻者中毒,重者可导致死亡。食盐没有解毒的作用,只有一定的杀菌效果。假如把有病或毒死的猪、鸡等用盐腌起来,过一段时间再吃,以为这样毒性就消除了。实在是一种危险的做法。

5、八角、花椒等调味品不宜滥用:有的人认为桂皮、八角、花椒、茴香等调味品是天然的,对人体不会有害,但实际上,这些天然调味品也有一定的诱变性和毒性。桂皮内可能含有移码突变型及碱性对置模型诱变物,花椒、八角和茴香等以含移码突变型诱变物为主。这些透变物能改变不正常组织细胞中的DNA密码,使遗传功能发生突变,从而诱发细胞畸变,形成癌肿等,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应该慎用上述调味品。

调味品妙用方法

1、辣椒、生姜防治鱼类小瓜虫病。

初冬和春末夏初、水温在15-25℃时,是鱼类患小瓜虫病的流行季节。病鱼肉眼可见其体表、鳍条或鳃部有许多小白点,即为小瓜虫。池塘边看见病鱼游泳迟钝,浮于水面,有时也集群绕池边乱窜。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治疗,塘鱼死亡率高达80%以上。此时,每亩水面均1米深可用半斤干辣椒,加2两干姜片,混合加水4斤煮沸后,煎熬半小时,连渣带汁兑水全池泼洒,连续两天,每天一次即可治愈。

2、蒜头、食盐防治鱼类的肠炎、竖鳞病。

鱼类的肠炎病是指人们常说的四大病之一。病鱼肛门红肿,离群独游,行动缓慢,不吃食、鱼体发黑。剖开鱼体,肠壁充血发炎无食物,呈红色或紫红色。发病多以草、青鱼为主。4-10月为流行季节。竖鳞病也称“竖立病”,病鱼鳞片向外引张开、竖起来像松球一样、并有烂鳍、鳍条基部充血、腹部有时膨大等症状。此病常见于鲤、鲫鱼及观赏性鱼类(如金鱼、热带鱼等),流行于水温20-25℃时,病鱼死亡快,且死亡率高。上述两种病均可用蒜头、食盐防治。

①防治肠炎病。每50公斤草、青鱼种,第一种方法:用大蒜头半斤加2两食盐拌2公斤饲料,混合投喂连续3-6天。第二种方法:用韭菜5公斤切碎加2两食盐充分搅拌,然后投入食台上连喂3-6天。

②防治竖鳞病。每50公斤清水加入捣烂的蒜头半斤,给病鱼浸洗数次,每次5-10分钟。或用2%的食盐水与3%的小苏打混合液,浸洗病鱼10分钟。或单独用3%的食盐水浸洗病鱼10-15分钟。

③防治其它鱼病。用3%-4%的食盐水浸洗病鱼5分钟,或用0.5%-0.6%浓度的食盐水浸洗病鱼15-20分钟,对各类鱼的水霉、鳃霉等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3、蒜头防治甲鱼的腐皮,穿孔等病。

甲鱼腐皮病症状是裙边、四肢、头部有腐烂现象,腹部红肿甚至糜烂发炎。穿孔病症状是背甲腐烂,骨块露出,看上去有浓块物腐蚀甲骨,严重时腹甲也腐烂。此两种病是甲鱼养殖的常见病,死亡率高,直接影响饲料经济效益,可用抗菌素药物加大蒜综合治疗。用法用量:每5公斤甲鱼全价饲料,拌50克捣烂的大蒜头,10克抗菌素粉,另加10毫升“鳖宝”搅在饲料中(最好另加100-150克粘合剂),投喂于食台上,连续使用5-6天,可达到治疗此病的目的。

33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