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安全演练应急预案详案例

| 奕玲

地震安全演练应急预案详案例【篇1】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类型

一般性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

1.2危害程度分析

地震会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间接危害包括火灾、水灾、毒气外泄及瘟疫等,其中以火灾与水灾最为普遍。我国地处世界最强大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地震绝大多数是构造地震,次为水库地、矿震等诱发性地震。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 迅速行动、灵活应对。处理事件险情时,由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启动本预案并实施;

2.2 以人为本。险情处理应首先保证人身安全(包括救护人员和遇险人员);

2.3 强化防护。迅速疏散无关人员,阻断危险物质来源,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由项目部行政主管领导和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与办公室、工程部、设备部、物资部、安质环保部、财务部、施工单位应急组织机构的负责人组成。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指挥机构

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由抢险组、救护组、疏导组、保障组、善后组、调查组和现场应急组织机构组成。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安质环保部,值班电话:__。项目部事故应急自救办公室应设在办公室,明确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和固定电话。

抢险组:安质部和工程部组成。

救护组:由安质环保部负责人和事故所在地医疗机构组成。

疏导组:办公室、设备部组成。

保障组:由办公室、工程部、设备部、物资部、财务部负责人组成,必要时邀请技术专家参加。

善后组:项目办公室、计划部、财务部负责人组成。

调查组:由工程部、设备部、物资部 负责人组成。

现场应急组织机构:由现场施工单位有关人员组成。

3.2.2职责

A 事故应救援急指挥部职责:

a负责抗震救灾总体工作和临震和震后抢险救灾、恢复生产的指挥;

b 负责抢险人员组织,抢险和应急救助、防护用品的配备,及时向上级汇报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c组织指挥震前或震中人员的疏散,向下属各单位发出临震指令,并与上级有关部门保持震前、震期和震后联系,了解有关信息,汇报有关情况,接受进一步指令;

d 地震发生后,收集灾情,组织抢险,控制次生灾害。向应急指挥部汇报灾情和抢险救灾情况;

e 在临震和震后应急期,统一调动人员、设备、车辆、物资、能源等,并对生命线系统和次生灾害源实行强制管理。震后及时和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联系,为各单位提供抗震救灾所需物资,负责供应和运输抢险救灾物资,并帮助各单位尽快修复因地震而受损的供电、供水和其它必需系统,避免次生灾害发生;

f 对抗震救灾成绩卓著的人员或违纪人员给予奖惩。

B副总指挥的职责:

a 协助总指挥开展应急指挥工作,总指挥不在位时,代行其职责;

b 组织编制应急预案,监督落实项目应急行动程序,督促检查主管部门搞好培训、演习;

c 进入应急状态时,负责事故现场指挥,并根据险情发展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d 组织指挥善后现场恢复。

C应急办公室职责:

a 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下负责处理抗震救灾日常工作;

b 负责临震和震后指挥部和各单位的联系,协调工作、传达指令;

c 震后迅速了解、收集、汇总震情灾情和应急工作情况,及时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d临震和震后应急期负责指挥部会议安排,协调抗震救灾各项工作。

D 抢险组职责:

实施应急处置时,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救助遇险人员。

E 救护组职责:

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做好转运工作。

F 疏导组职责:

维护现场,将获救人员转至安全地带;对危险区域进行有效的隔离。

G 保障组职责:

负责应急救援方案的制订,并保证应急处置的通讯、物资、设备和资金及时到位及后勤保障。

H 善后组职责:

妥善安置伤亡人员和接待伤亡人员的家属,按有关规定做好理赔工作。

I 调查组职责:

收集事故资料,掌握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影响程度和损失,分清事故责任并提出相应处理意见,提出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意见和建议,写出应急处置报告并做好相关工作的移交。

4. 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A 加强与地震部门的联络,随时掌握震情信息;

B 根据震情发展和受灾程度的预测,发布避震通知,必要时组织避震疏散;

C 向上级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震情和灾情,必要时发出紧急支援的请求;

D —旦发现疑似地震异常的自然现象(如: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动物的习性异常,临震前的地声和地光等),向地震部门或政府报告,让地震部门的专业人员调查核实弄清事情的真相。

4.2预警行动

根据地震局的信息,通过互联网、广告宣传窗、公告、传真电报等形式发布临震预防、震后救灾预警。同时做好平息谣传或误传工作,保持生产和工作秩序,保证社会稳定。

5. 信息报告程序

A 在接到当地人民政府的临阵 遭受破坏性地震后,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如下内容:地震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地震破坏和人员伤亡情况;生产(工作)运行和职工生活等情况;

C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应及时与地方政府、应急救援队伍、公安、消防、医院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确保24小时联络畅通,联络方式采用电话、传真等;

D 应急反应人员以电话向外进行求援。

6. 应急处置

6.1响应分级。地震分为三级:

A 一般破坏性地震:指造成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指标低于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地震。

B 严重破坏性地震:指造成人员死亡200至100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到该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5%的地震。在100万人口以上的 大城市或地区发生大于6.5级、小于7.0级的地震,或在50~100万人口的城市或地区发生7.0级以上的地震,也可视为严重破坏性地震。

C 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指造成人员死亡数超过1000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该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以上的地震。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或地区发生7.0级以上的地震,也可视为造成特大。

6.2 响应程序

6.2.1 遭受一般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

A 根据震情灾情安排慰问工作;

B 根据受灾单位的申请,组织内部物资支援工作。

6.2.2 遭受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

A 主动与地方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协调抢险救灾工作;

B 组织企业内的救援工作和恢复重建工作。

6.2.3 遭受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

A 派出人员,参与地方人民政府或受灾单位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应急救灾工作;

B 组织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工作。

6.3 处置措施

6.3.1 震前应急

A 做好宣传教育。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避震、自救互救能力;

B 加强楼道拥挤等安全工作的管理,各单位应在楼道内设置安全出入指示牌;

C 认真做好房屋设施、电气设备、取暖设施、易燃易爆物品、食堂、图书室、宿舍、实验室等一切可能形成安全隐患的场所、物品的安全防范工作,对不符合安全条件的设施、设备要限期维修、更新,对一时不能及时维修、更新的应加设警示标志,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要设立隔离区,严禁任何闲杂人员进入;

D 建筑物周围要留有一定的开阔场所,严禁建筑物通道口附近设置各类宣传栏、标语牌等设施;

E 加强压力容器的防震安全使用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

F 加强施工场地外的安全防范工作。施工场地应设立隔离区,设置警示标志,并应有专人每天监督检查,要落实责任,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上述场所。

6.3.2 临震应急

临震应急期一般为10天,必要时根据项目指令再延长10日。

A立即召开指挥部会议,根据震情预报决定重点部位应急措施的启动,检查落实防毒、防爆、防火的应急措施,做好医疗救助程序启动准备。

B 根据震情预报、震情发展趋势、建筑物抗震能力、次生灾害源的位置及抗震能力,做出人员的避震安排,必要时经报请集团项目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批准后组织避震疏散。

C 对生命线工程采取紧急防护措施。

D 各级指挥人员昼夜轮班值守,警惕震情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全面停工,采取应急措施。

E 抓好各类抢险队伍的落实,并安排昼夜轮班值守。

F 落实抢险救灾物资的储备,做好应急准备。

G 车辆和抢险救灾设备就位,确保地震发生后能可靠、及时进入救灾现场。

H 加强治安保卫防范,强化防盗防火工作。

I 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保持稳定。

6.3.3 震期应急

A 各级管理人员和各级预案确定必须坚守岗位的人员,采取就地避震措施,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其他人员一律按各自预案组织人员紧急撤至安全位置。撤离时必须完成预定工作(如断电、断水等)。易燃易爆等重要部位工作人员必须在适当位置监控。

B 指挥成员必须在30分钟内赶到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迅速掌握情况,向上一级指挥部汇报,并全面启动预案。

C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要迅速与政府应急指挥部联系,了解震情及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

D 各抗震救灾人员迅速到次生灾害源、生命线工程和必须坚守的岗位检查,根据现场状况采取相应抢险救灾措施。

E 立即启动医疗救助程序。

F 立即指挥自救互救,主要是抢救未能及时撤离而被困在建筑物内或被埋压的人员,同时设法搬运出已储备的各类抗震物资。对造成危害的部位采取各种抢险救灾措施。当多处出现险情造成危害时,优先加强次生灾害源、生命线工程抢救力量。

G 对已被撤离危险区和抢救出的人员要尽量保证物资供应。对受伤的人员要做好抢救工作,并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防疫工作。并立即切断电源、水源,对可能继续引发安全事故的设施,要采取果断措施,及时处理。对不能 处理的,要及时上报。

H 做好治安保卫工作。重点保护好电话、水源、物资供应仓库、档案室、易燃易爆、剧毒和贵重物品。要采取果断措施,坚决制止一切不法行为。

6.3.4 震后主要工作

A 要在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集中力量恢复正常工作秩序,努力解决职工后顾之忧。

B 进行震害调查,分析震害损失,记录地震第一手资料,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作为今后恢复重建、抗震防灾的依据。

C 在抗震防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编制恢复重建计划,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及时上报项目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经审批后尽快实施。

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7.1 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安排保障组负责组织项目应急物资、装备的储备管理和应急处置时的调配。

7.2 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确定应急物资、设备机具、防护用品的品种、规格和标准,报送需求计划,由相关专业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根据物资、装备类别报送项目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保障组,保障组对需求计划再进行审核并组织实施,确保应急所需物资、装备及时供应、补充和更新。主要应急机械设备和物资储备见附件4。

7.3 各部门、各单位应根据项目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对应急物资、装备的储备情况进行检查和核实。

地震安全演练应急预案详案例【篇2】

为了有效保证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制定了本应急预案

一、紧急避难原则:

指挥得力,谨慎从事,全体动员,及时疏散,保护师生,减少损失。

二、处置应急事故的组织:

学校安全疏散领导小组:

领导:

副组长:

成员:

三、地震应急反应:

(1)紧急避免地震。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避开安全的地方,千万不要匆匆离开教室。

2、教室内的学生应该立即避附近,身体应该卧床不起或蹲下,尽量小身体,躲在桌子下面或墙角,保护身体被破坏,但不要靠近窗户。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或床腿。在墙角避开的时候,可以交叉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用枕头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和脖子。

4、卧床不起或蹲下时,脸朝下,头靠近墙壁,双臂前额交叉,右手握住左臂,左手握住右臂,前额枕在胳膊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学,也要及时选择有利安全的地方,避开附近,躺下或蹲下,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口。

6、教室外的同学,要去空洞的地方,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破坏,避免建筑物和电线。

7、老师应按预先分工,及时到各教室检查避震情况,发现有不正当措施,应及时纠正。

(二)紧急避难:

根据学校各年级的位置和学生年龄。

特点,紧急疏散的`具体要求是:

1、拉响警报:学校办公室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拉响警报,听到警报(钟声)后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组织本班级学生立即蹲在桌子下面,如果在2分钟后没有大反应,学校再次拉响警报(哨声),各班级应马上按照学校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教学楼。同时,柯双喜老师负责向120求救;沈汉力校长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

2、组织疏散:

(1)安全疏散领导小组迅速组织全校师生疏散逃生,班主任及当时上课的教师负责组织本班学生疏散逃生。

(2)疏散路线说明:

a、各班学生依次分两列纵队从教室前后门出,不拥挤,有序排好两列纵队。

b、安排如下:

六(1)、五(1)班从教学楼过连廊往综合楼楼梯下楼直接到操场;

四(1)、四(2)班从教学楼过连廊往宿舍楼楼梯下楼直接到操场;

三(1)、三(2)班从教学楼左侧楼梯下楼直接到操场;

二(1)、二(2)班顺教学楼右侧楼梯下楼直接到操场;

一(1)、一(2)、一(3)班直接到操场。

c、教室内学生疏散指挥人员安排:

当时在教室上课的教师迅速组织学生排队,带领学生有次序下楼疏散;

当时在办公室内办公的班主任、随班教师立即前往楼道口等待本班学生,遇到本班学生后立即协同任课教师带领本班学生到操场,按升旗仪式队伍位置安排集结队伍。

上体育课的班级立即在操场集合,由上课的体育教师带领学生到安全地带集结。

3、救护摹拟演练:

(1)救护人员安排

由林清灿老师及时联系卫生所卫生员到校内处理伤病员。

a、不担任教学任务及疏散任务的教师在操场待命,及时把伤情较重的师生送往医院。

b、带领本班学生疏散到安全地带后,不担任班主任的男教师如当时没有带班任务,则立即到操场待命,参加救护组工作。

(2)操作过程

a、发现学生受伤,所在班科任老师应立即向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有关情况。

b、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转移受伤学生至安全地带(操场)。

c、先由卫生所卫生员进行急救,待120救护车到达后送湖头医院就医。

四、疏散要求:

1、听到学校发出的警报声后(钟声),教学楼全体师生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

2、疏散集合地点:按集会位置在操场集中,如情况需要,再听从指挥安排。

3、在撤离时给学生讲清楚,地震时第一不能跳楼,第二不能一窝蜂似地往外挤,应在老师的带领下,全班同学一齐行动,把桌椅摆放得有利于避震;与外墙和窗户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外墙倒塌或玻璃破碎时伤人;避开室内的悬挂物;留一定的通道,便于震时紧急撤离;把年小体弱或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离的地方。震后有秩序的撤离。

五、注意事项:

1、做到不惊慌、采取就近避险。

2、必须按疏散线路疏散,下楼时各班成两路纵队下楼,以免碰撞、拥挤、踩伤。

3、遇到灾情,千万不要跳楼。

4、当堂教师负责指挥学生疏散,不得擅离岗位,有秩序将学生撤离到操场。

5、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或书包、书本护头,以防被砸。

6、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要排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

7、疏散途中不能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8、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等到演练结束后,以班为单位集队,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校长报告。

六、自救互救:

疏散后,各工作小组履行自己的职责,进行震后的自救工作。

七、灾情速报:

灾情速报对象:灾情内容向上级地震部门、中心学校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

地震安全演练应急预案详案例【篇3】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湖北省防震减灾条例》,以宣传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普及地震科普知识为重点内容,通过开展民防知识竞赛、科普讲座、地震应急演练、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增强社会各界防震减灾意识,努力提高广大民众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二、具体安排

(一)活动主题

抵御地震灾害·创建平安武汉

(二)活动时间

20__年5月11日—17日为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周,其中,5月11日为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周启动日。

(三)活动内容

1、开展集中宣传活动。

一是各社区组织民防志愿者在轻轨站出口、繁华路段、街头或社区广场、施工现场组织一次集中宣传,悬挂宣传横幅,摆放宣传展板,向市民发送宣传资料与宣传物品,解答市民提出的有关地震方面的问题。

二是街拟于5月13日上午九时在舵落口社区联谊路组织一次集中宣传活动,舵落口社区负责组织,其它社区各派1人参加。

三是街组织人员参加区民防办5月12日上午十时在宜家家居广场开展防震减灾集中宣传活动,各社区3人参加。

四是活动周期间,各社区民防工作站要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进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五是在5月__日全街惠民演出广场舞比赛过程中,进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通过歌曲、三句半、小品、抢答赛等形式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2、开展“平安中国”观影活动。参加防灾减灾影视文化季观影活动,组织部分居民、学生参与“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观影活动(时间另行通知)。

3、组织参观体验活动。组织部分社区居民及中小学生到武汉市防震减灾展厅、市地震科普教育基地等地震科普场所参观体验。

4、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各社区分别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指导辖区各小学校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5、举办地震科普知识培训讲座。各社区组织一次科普知识讲座。组织“三网一员”工作人员参加全区地震科普知识讲座。

6、开展“双创”活动。借助宣传活动周有利时机,进一步推进防震减灾示范社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各社区要高度重视宣传活动周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根据街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开展好各项宣传活动。

(二)营造氛围,扩大影响

各社区要创新活动形式,组织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社区家庭等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防震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

(三)强化措施,确保安全

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周活动涉及面广、参与人员多,各社区要慎密考虑、周密安排,确保人员、车辆等安全无事故。

(四)传达信息,按时报送

各社区要注意收集活动的影像资料,活动结束后,将活动的开展情况及相关影像资料于5月18日前报街人武部。

地震安全演练应急预案详案例【篇4】

一、应急机构的组成

1、领导小组

我司防震减灾工作在市教育局及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实施。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公司防震抗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人员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教材教具、抢险设备等物资,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减灾工作,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工作局面稳定。

二、临震应急行动

1、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抗震工作。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大型活动。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大型锅炉、供电输电、机房机库等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防震减灾顺利进行。

4、加强广大人员宣传教育,做好员工家长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三、震后应急行动

1、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本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领导小组成员立即开展工作,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公司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上课时间:

A、各班员工在上课(值班或值日)教师的组织下立即有序撤出办公楼到操场空旷地带避震;

B、所有公司内其他人员立即撤到操场空旷地带。

就餐时间:

A、在餐厅就餐的员工在值日教师及后勤人员的组织下有序撤离到操场空旷地带;

B、所有公司内其他人员立即撤到操场空旷地带。

(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燃气、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3)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和历史文物的救护和保护,加强企业单位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3、积极做好广大人员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本公司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局办公室及镇党委政府。

四、其它要求

1、进入防震紧急状态后,全体小组成员及工作专班人员必须保证通讯畅通。及时落实上级有关指示和命令。

2、在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地震安全演练应急预案详案例【篇5】

一、目标任务

1、编制目的

为增强我办对自然灾害救灾工作的应急反应能力,切实做到迅速准确、有序、有效地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减轻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维护受灾地区的社会稳定,根据上级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会议精神和有关要求,制定本预案。

2、指挥机构和职责任务

指挥机构由街道党工委、政府负责同志及人大主席团主席组成,指挥中心设在政府一楼。

总指挥:

副指挥:

指挥机构下设:办公室、信息组、抢险组、巡逻组、转移组、保障组、监测组。

工作职责:

办公室:负责协调有关救灾的各项工作。

信息组:负责灾害的预警预报、掌握灾情和救灾工作进展情况。

抢险组:负责救灾抢险工作。

巡逻组:负责灾害隐患点的监测、灾害发生前后安全巡查等工作。

转移组:负责需转移安置人员的转移安置工作。

保障组:负责转移安置人员生活保障、抢险物资供应、后勤保障服务、受灾人员生活救助和稳定等工作。

监测组:负责灾后环境、卫生等监测工作。

3、预警信息

河流水位分别涨至6米时发布撤离转移信号,区域内涉险人员按方案转移。

地质灾害点预警发出后,区域内涉险人员按方案转移。

当某工厂发生突发性事件,视情况发布撤离转移信号,指定区域内人员按方案转移。

二、人员转移

灾害预警发出后,本街道需转移户人。特别是注意做好以下重点人员的转移:五保户、低保户、残疾家庭、家中无劳动力的。

当预警信号发出后,涉险人员即按指定的路线转移。

1、需转移安置到乡镇(街道)避灾安置场所的,由有关村

(社区)集中派车送达。

2、需转移安置到村(社区)避灾安置场所的,沿村内主要道路自行转移。

3、分散到村(居)民家中安置的,自行前往。

三、避灾安置场所

本街道有3个集中安置场所(敬老院、滨北中心小学、北城英才公司),集中避灾安置场所可安置300余户1000余人,156个村居、10个社区避灾安置场所可安置362户1086人。

四、物资保障

原则上,避灾安置场所根据可容纳人员数量贮藏一定数量的救灾物资;教育灾民本人携带一些干粮、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在灾害发生后10小时内将保障物资(如:米、面、油、盐、水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送到避灾安置场所。

五、灾后救助

1、调查了解灾情。街道民政所长随时和村灾情信息员保持联系,及时填报《因灾倒房花名册》;如有因灾死亡、伤病人员,填报《因灾死亡人员花名册》;及时填报因灾农作物损失情况。

2、及时发放救灾款物。在街道政务公开栏内,公布发放到各村(社区)的救灾款物数额。

3、如有需重建倒房,组织工作组,落实责任制,帮助开展重建工作。

六、需要落实的几项具体工作

1、工作手段。突发性灾害发生后,从灾害原发地向波及的涉险区域发布信息时。受到时间、手段的限制,应采取一些使用起来方便、快捷,传播起来范围较广、容易识别的信号,如敲锣报警等。特别是山村,应落实专人

2、事前告知。需要转移安置人员,应事前告知,让这些人员知道到哪里避灾安置。乡镇(街道)落实责任制,1个乡镇干部分片包干1个村(社区)或几个村(社区)。村(社区)同时落实责任制,1个村(社区)干部负责。

3、预案演练。每年分村(社区)组织不少于1次演练,使所有人员熟悉预案。知晓避灾安置路线、场所及保障须知等。对预案不妥之处,及时进行修改。

4、减灾宣传。街道、社区、村避灾安置场所制订规章制度,张挂上墙。采取多种形式,如放置减灾救灾图表、书籍等,开展减灾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救互救的能力。

地震安全演练应急预案详案例【篇6】

一、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作用。

二、指导方针

灾害救助坚持“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的方针。办事处制定应急预案,储备救灾资金和物资,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组织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和广大干部、群众,发挥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和预备役部队、公安干警和广大民兵等快速反应力量的突击作用,共同做好抗灾救灾工作。

三、适用范围

凡在我辖区范围内发生的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等地质灾害,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以及其它突发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

四、自然灾害应急综合协调机构

办事处成立自然灾害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救灾工作有关细则和具体实施,协调开展灾害应急响应、紧急救援、灾民安置、灾民生活安排及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

办事处成立自然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民政所,其职责是:

(1)传达、贯彻上级领导关于抗灾救灾工作的.指示,并组织实施;

(2)召开会商会议,对灾区形势进行会商和评估,研究提出对策;

(3)配合上级工作组开展工作,与自然灾害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灾区有关部门保持联系;

(4)承办灾区紧急救援、灾民转移安置等有关方面的协调事宜;

(5)负责办事处自然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任务。

五、应急准备

街道办事处应确保并安排好本级救灾业务工作经费。实行救灾资金专户储存、专户管理,保证救灾资金快速拨付和及时变现。有关部门根据职责范围和救灾应急实际需要储备适量的救灾物资,并建立紧急情况下救灾物资采购和调运制度。根据实际需要建立救灾物资储备仓库,适当储备救灾应急物资,包括灾民生活所必需的救灾帐篷、衣被等物资。加强灾害信息管理和建立覆盖街道、社区二级救灾通讯网络的建设和管理,确保12小时以内准确掌握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灾害知识,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常识,增强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六、灾害的信息管理

自然灾害发生后,办事处必须迅速组织调查核实,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灾情。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范围、程度,灾害后果(包括人员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数量、房屋倒塌、损坏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等),已采取的救灾措施和灾区的需求。在重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之前,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均须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报告灾情必须实事求是,不得隐瞒和虚报。

七、应急响应

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后,街道办事处应做出应急响应并采取应急行动。

(1)向区有关部门报告灾情及救灾工作情况;

(2)召集有关部门,研究部署抗灾救灾工作;

(3)组织有关部门紧急行动,紧急救援和转移灾民,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灾区开展抢险救灾。为灾民提供临时住所、应急食品、衣被等生活必需品;

八、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

受自然灾害影响,街道办事处应在全面核实灾情的基础上,统筹安排,确保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灾民生活安排方案。要确保受灾群众每人每天至少1斤口粮,保障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恢复重建工作应由办事处负责组织实施,采取自建、援建和帮建相结合的方式,以受灾户自建为主。资金应通过政府救济、社会互助、邻里帮工帮料、以工代赈、自行借贷、政策优惠等多种途径解决。

地震安全演练应急预案详案例【篇7】

一、总则

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是灾害发生后,对受灾人员学习、生活进行救助的紧急行动方案。本预案适用于洪灾、旱灾、地震、冰雹及暴雨(雪)等因素而造成公司公司舍倒塌、企业单位淹没、道路阻塞等情况的应急救助反应。

二、灾害救助应急机构

成立自然灾害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预防、指挥、协调、处理工作。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三、工作目标

1.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公司全体人员员工保护意识。

2.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的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自然灾害而危及人员安全和财产损失。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知识,提高人员员工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的损失。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3.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故,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五、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故的领导和管理。将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工作纳入公司目标管理考核,并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2.经常性地对公司舍、场地、围墙、水沟、电线等建筑开展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在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前进行人员员工疏散演练。

4.增加投入,切实加强易发自然灾害事故的基础设施。

5.不乱拉乱接临时线路,不违章使用电器,严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6.开展火灾自救、恶劣天气自救逃生知识演习活动。

7.按规定使用和管理好消防器材,落实公司消防责任制度。

8.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严格按规定停止教学活动,请家长配合接送员工上下学。

六、自然灾害事故的报告

1.在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期间,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并设立和开通值班电话。

2.严格执行公司重大自然灾害事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事故做到按程序逐级报告,并以最快的通信方式报告有关部门,确保信息畅通。

3.不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4.建立自然灾害事故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责任和权利向公司举报自然灾害事故的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上级政府部门举报有关公司不履行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处理规定和职责的情况。

七、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反应

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的发生情况,启动响应的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和处置。保证组织落实,人力落实,财力落实,以最快、最高效的办法处置事件,确保人员的安全。

1.公司发紧急撤离、集中信号。

2.公司立即停止一切教学活动,所有在场教师参加救援和疏导。上课的由各任课教师带领员工按规定路线到指定地点集中,班主任立即到班,领导在确认没有员工时最后一个撤离。

3.任课教师、班主任应按照平时疏散演练逃生的路线有组织、迅速地疏散员工,地震、火灾等其他灾害发生时如安全通道被破坏无法安全撤离时要稳定员工情绪,并引导员工转移到相对安全区等待救援。

4.紧急撤离时,员工应停止一切活动,不得携带书包,迅速离开现场,听从领导指挥,互相照顾,帮助弱小、有病同学撤离。

5.门卫听到信号后打开所有大门,工作人员立即检查应急通道是否打开畅通。

6.工作时间发生火灾时,发现者除拨打119、110报警外,迅速报告公司领导,公司领导应立即指挥工作人员关闭电源;夜间发生火灾时,发现者要大声呼救,立即打119、110报警电话,并报告公司领导。

7.发生漏水现象危及员工安全的应立即切断水源(消防用水除外)、电源。

8.在报警的同时公司领导应立即到一线进行指挥,企业单位应急领导小组迅速作出反应,指挥各小组迅速到达指定位置。

9.除不可抗力的地震等自然灾害外,人为引起的灾害应急应保护好现场,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现场分析,查明原因。

八、责任追究

根据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实行责任追究制,对所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要进行严肃查处。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公司安全事故者,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有关责任人相应处分。

3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