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才培养方案

| 金成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小编带来企业人才培养方案7篇,希望大家喜欢。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篇1

一.培养目的:

通过培养使干事具备较强交际能力、领导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的写作功底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学生,同时,使干事具有提出问题并能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合理处理工作和学习的关系的能力,以及熟悉本部门的主要工作。

二.具体计划:

1.培养干事的工作能力。为了让干事在锻炼同时做好工作,把所有干事根据特长分成2组,分别为外务组,内务组。

外务组负责辅助协会策划活动,以助手身份深入到整个社团内部工作,负责协助社团的活动,总结社团服务部的活动,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内务组负责财务管理工作,写新闻稿,制定值班表,部门内的人文关怀(生日贺卡等),以及每学期的资料整理,制作评分表,并且仍需参加各社团的考核活动。

外务组及内务组成员应定期调换职位,以保证干事得到充分锻炼。

2.培养干事的活动能力。

所有的干事轮流参加社团考核活动,了解活动的各个基本元素

社团服务部会安排每位干事至少一次完整参加社团活动,包括策划,组织,行动,反馈。

社团服务部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本部门活动,要求所有干事参加。

3.干事的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多给干事创造互相倾诉,互相交流的机会,并定期安排演讲活动,让干事站在讲台,锻炼口才。同时,也会在开会时候突然给他们话题,让他们面向大家,能够面不改色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4.对于干事写作能力的培养,先教干事怎样写策划和总结(发给干事一些策划书和总结),让他们有东西可以模仿,逐渐找到自己写作的感觉。并且加入到社团活动中,参加社团策划,完成实践。同时,所有的干事应当轮流写新闻稿。

5.增强干事的团结合作精神,首先有定期的例会,提供交流的时间,让干事交流感情,其次适当的人文关怀,过生日时送贺卡等。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篇2

学生组织是学校管理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组织活动是培养、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为规范本校区各级各类学生组织并指导其开展有益有效的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1、学校各级各类学生组织

(1)学生会组织:学生会是在学校校委会领导下的学生组织,是学校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我校学生会主要职责是密切配合学校中心工作,组织学生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学习活动、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维护校规校纪,倡导良好的校风、学风,促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和沟通,协助学校建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整洁优雅的学习、生活环境。

我校学生会是一个系统组织,esl年级、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设立年级学生会,留学生设立留学生学生会,学校设立学生会联合会。

(2)共青团组织:共青团组织是在学校党支部领导下的先进青年学生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要求进步、锻炼思想、磨练意志的学校。我校共青团组织的主要职责是:贯彻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执行上级团组织的决议,实现共青团组织的各项任务(引导教育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进行爱国爱校教育,发展进步青年加入共青团组织);了解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青年工作情况,为学校有关工作的方针、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学校成立共青团委员会,esl年级、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各年级成立团总支,各班成立团支部。

(3)其他学生组织:学校提倡、支持和引导学生成立其他各类群团组织,以丰富广大同学的学习生活和业余文化生活,如各类俱乐部、读书会、论坛等。这些组织的上级管理部门是总领事处、教务处或学校指定的其他部门。

2、学生组织的建立与换届制度

(1)各级各类组织必须制定本组织的章程(共青团组织执行(中国共青团章程)),章程拟定后须报校委会或其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活动。

(2)学生会、共青团组织为学校的法定组织,其他学生组织建立时,申办者须向其上级管理部门提交组建申请、组织章程(草案)、组织计划,经管理部门研究批准后公告成立。

(3)各级各类组织一经建立,要严格执行本组织章程,制定阶段工作计划、建立工作制度和规章等,定期向管理本组织的部门汇报工作。

(4)学生会、团组织严格按照各自的章程进行换届选举,学生会联合会干部和学校团委干部换届都在每年的5月底完成(新一届学生会联合会干部和学校团委干部在9月份开学初宣誓就职,每届干部的职责履行至学年末);各年级学生会干部换届在每年的9月底完成。

其他学生组织如需换届,按本组织的章程执行,如决定解散本组织,应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管理部门评估、审计后发文公告解散。

(5)学生会干部经批准后颁发聘书(学生会联合会干部由学校颁发聘书、年级学生会干部由总领事处颁发聘书、班干部由各年级颁发聘书),学生干部任期满后按程序颁发荣誉证书。

3、学生干部选拔的条件

学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拔各级学生干部,学生干部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诚实守信,正气大气,有理想,有道德;

(2)热爱学校,关心集体,有团队合作意识;

(3)遵纪守法,以身作则,能起模范带头作用;

(4)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刻苦勤奋,成绩良好;

(5)尊师敬友,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违纪学生在受处分期间不能担任学生干部;学生干部任职期间违纪受到处分,将被撤销干部资格。

4、学生干部的选用程序

(1)学生会联合会干部竞选产生,其基本程序是:学校公示岗位、自荐、中外教师以及上届学生会干部推荐、确定候选人、公示竞选人资料及工作成绩、候选人竞选演说、投票选举、校委会研究、公示结果征求意见、发文公告、任命。

年级学生会干部换届参照本程序执行。

(2)共青团组织干部按照团的章程,经团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经校党支部通过,报上级团组织批准后,发文公告。

(3)其他学生组织干部,按照该组织章程执行,干部任免由总领事处、教务处或其主管部门发文公告。

(4)班委会干部由领事负责组织评选,由年级主任批准并发文公告。

(5)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考核,对其工作进行评估;学生干部任期内违纪受到处分,按照程序撤销学生干部资格。

5、学生干部的培训

学生干部(含团组织干部)培训在校委会的直接领导下,由总领事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每学期开学初组织集中培训一次,平时不定期组织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

集中培训主要是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工作艺术等方面的培训。每次集中培训前总领事处要提前做好计划,安排好具体时间,指定具体培训地点。培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取集中学习指导和分组讨论的形式,通过听报告、讨论、辩论、写论文、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每人上交一份培训小结。

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主要是针对各干部岗位职责、职能和工作现状,由学生组织的主管部门对其进行的相应培训,可以通过学习、讨论、交流、考核、评估等方式进行。

6、学生组织及其个人档案

(1)所有学生组织材料(审批材料、章程、制度等)、计划、活动记录、会议记录、总结、培训记录等在总领事处或教务处建立档案。

(2)学生干部档案材料(个人简历、竞选材料、工作考核材料等),在总领事处建立档案,并保持其连续性,学年末转入学校档案室的学生个人档案(复印件)

7、学生干部的表彰

(1)学生干部工作经历写入个人成长记录中学生的领袖学分。

(2)圆满完成本职工作者,学校为其写申报大学的推荐信。

(3)工作成绩突出者,集团或学校给予报道、表彰,并向盛市推荐为优秀学生干部。

(4)其他表彰。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篇3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从事环境设计工作,在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环境设计应用型人才。

二、规格要求

本专业在能力结构方面要求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设计创新思维意识,初步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分析和解决室内外环境设计工程中遇到的科研、教学、设计等方面问题的能力,能清晰地表达设计思想,熟悉室内外环境设计的程序与方法,能在综合把握环境的功能、空间、材料、结构、外观、尺度、施工工艺和市场需求诸要素的基础上对环境进行合理的改进型设计和创新性设计。本专业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表现能力,能用草图、图纸、模型、效果图和计算机图形技术生动、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熟练掌握多种设计软件,熟悉材料及加工工艺,具备综合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室内外环境设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构成艺术和表现技法,电脑及各种设计软件的操作与应用;

2、必要的绘画和装饰表现技能,具备专业方向的设计语言技能;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能掌握美学规律、艺术设计学,基本了解市场营销学、传播学,具有洞察市场和消费群体的能力;

4、熟悉我国设计行业的方针、政策与法规,掌握国际设计市场动态、发展潮流,能够把握时代最新的设计理念并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去;

5、掌握一门外语,具备阅读理解中、英文设计资料的能力;

6.具有健康的体魄,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7、具有专业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

三、相近专业

产品设计、园林设计

四、主干学科

建筑设计及环境设计方法学、人机工程学、材料学。

五、专业核心课程

空间构成、室内陈设设计、空间设计(住宅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公共设施设计、水景设计

六、实践教学

包括课程实习(家具设计、住宅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庭院设计、广场设计、水景设计),课程实验(专业认知实习、毕业实习、专业技能认证),专业实习(艺术采风、专业考察)、课程设计(家具设计、住宅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庭院设计、广场设计、水景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七、所含专业方向及特色

包括室内环境设计和公共环境设计两个专业方向。

环境设计专业强调艺术意识的提升及设计应用能力的拓展,以较全面的设计课程教学来奠定坚实的专业基本功,以多元的专业课程设置来构建学生应对艺术设计市场发展变化的操作能力。加大计算机课程比例,计算机应用融入各门专业课教学之中,培养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电脑进行现代艺术设计。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安排较为充足的实习时间,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强调学生在接触专业设计课程之后,有效地利用各种机会进行艺术设计的实践活动。

1、室内环境设计方向:

室内环境设计主要培养能综合把握环境的功能、空间、材料、结构、外观、尺度、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对建筑空间、居住空间、家具、室内装饰进行合理的改造新设计和创新性设计的专门人才。

2、公共环境设计方向:

公共环境设计主要是针对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培养有创意能力,在公共空间中进行艺术创作与视觉设计以满足相应的城市环境美化与人文关怀需求的专门艺术设计人才。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篇4

从发展历程来看,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出现了人才培养缺乏特色、办学模式同质化等现象。以下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探讨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特征及其结构等理论问题,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方法选择等办学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建本科院校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

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是由社会发展的不同需要决定的。社会既需要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研究型人才,也需要运用客观规律和科学原理改造世界为人类社会创造直接利益的应用型人才。这两类人才在培养规格上应各有侧重。研究型人才重在培养其发现和探索客观规律、创新知识的能力;应用型人才重在培养其应用专业知识到实际生产,特别是将高新科技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包括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为社会创造直接利益的能力。因此,不同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和定位也是不同的。新建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

近十余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抱着做大做强的良好愿望,在人才培养定位、学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甚至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都存在模仿研究型大学或“跟大流”的现象,造成毕业生既没有研究型大学毕业生的学术理论功底,也没有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在人才招聘的竞争中,常常陷入尴尬的两难境地。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这种做法是一条很难行得通的路子,于是,转变思路,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面向地方服务,办应用型本科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道路上来。这种转变其实是这类院校对升本以后所走过的弯路痛定思痛的结果,是新建本科院校适应社会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理性回归。

二、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内涵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特征

由于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认识世界的研究型人才而言的,属于改造世界的人才类型,承担着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实践,为人类社会创造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或非物质形态的重任。因此,根据学术研究成果的转化过程,将应用型人才按职业类型划分为工程应用型人才、技能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应用型人才三大类。工程应用型人才是指将科学原理转化成可以直接运用于社会实践的工程设计、工作规划、运行决策等人才。技能应用型人才是指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通过实际操作将图纸、计划、方案等转变成具体产品的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介于工程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应用型人才之间的一种应用型人才类型,他们不是具体的操作者,而是从事组织生产、建设、服务等实践活动,诸如工艺水平的设计,工艺流程的监控,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的运行与维护以及产品、服务的改进和更新等工作的技术服务者与管理服务者。

由此可见,上述三类应用型人才在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实践及社会产品的链条中缺一不可,都发挥着各自重要的作用,这三类人才在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方面既有共性,也有特性。从知识层面看,应用型人才都强调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但是不同类型应用型人才在专业发展知识层面侧重点不一样:工程应用型人才强调学科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系统性,特别是对工程类专业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较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特别突出专业学科知识掌握的广度和实用性,其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虽然比工程应用型人才要求较浅,但比技能应用型人才需要掌握更加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特别是对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外语等工具性学科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较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则更加强调专业实践的经验性知识和技能、技巧性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从能力层面看,三类应用型人才都非常强调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但各有侧重:工程应用型人才侧重于工程系统专业分析能力、开发能力和设计能力;技术应用型人才侧重于社会生产和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专业技术维护、咨询、管理、服务等能力;技能应用型人才则侧重于专业生产、建设实践过程中一线岗位工作的操作性技能。从素质层面看,三类应用型人才都要求具有信念执著、品德优良、本领过硬的品质,但对素质的要求也各有侧重:工程应用型人才在工程技术和产品开发、设计、规划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技术应用型人才在专业技术维护、咨询、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协调沟通管理能力;一线工作岗位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对操作性技能的娴熟程度、敬业精神和意志品质等要求较高。

总之,应用型人才具有知识的专业性与通识性、能力的专业性与发展性、素质的通用性与鉴别性共融的特征。潘懋元先生指出,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培养将工程原理应用于社会实践、侧重工程管理和应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或将技术原理应用于生产实践、侧重技术开发与现场管理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的特点主要是指向职业带中技术员与工程师的交叉区域,旨在适应高科技应用和智能化控制与管理一线工作要求,培养兼具专业性和通识性的本科层次的技术工程师、技术师、经济师、医师等专业应用型高级复合人才。显然,新建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当以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

三、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素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科学划分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素是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条件,结合上述认识,我们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素作如下划分。

1.知识结构要素

根据应用型人才应具有知识的专业性与通识性共融特征,我们将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要素划分为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发展知识、综合性知识和工具性知识四大类:

(1)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体现在大学生学科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中,是培养人才从事专业活动必备的基础知识,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2)专业发展知识。专业发展知识体现在大学生学科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知识体系中,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发展能力和专业鉴别素质需要掌握的专业理论性知识或操作性知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必要前提。

(3)综合性知识。综合性知识体现在跨专业、跨学科、跨院系,甚至是跨学校选修课程的知识体系中,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公共能力、通用素质必备的理论或操作性知识。

(4)工具性知识。工具性知识是指帮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发展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的方法性知识,主要包括文献检索知识,外语、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性知识,以及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等知识。因此,工具性知识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大学生公共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2.能力结构要素

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根据斯皮尔曼修正后的二因素说(一般因素——群因素理论),以及应用型人才能力的专业性与发展性共融的特征要求,我们将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能力结构要素划分为公共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三大类:

(1)公共能力。公共能力属于一般能力,它是人们完成任何活动都不可缺少的能力,是人们从事任何职业都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学习思考能力、价值判断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身心调适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

(2)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专门人才在从事专门领域工作的基本实践能力,这些能力在本专业领域的职业岗位通用,它是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基本素质在行业领域实践活动中的外显结果,它是专业教育体系下学生职业发展的基础。

(3)发展能力。发展能力是指在专业能力基础上通过强化学习与实践而形成的一种能够胜任职业岗位需求并能帮助进行职业转换、迁移的能力。具体来说,发展能力是专业能力在“精”、“深”、“广”、“博”等维度上的延伸和扩展,是伴随专业兴趣、情感、态度、认同感、承诺感、使命感、责任感等专业精神日趋发展逐步形成的,是大学生未来“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3.素质结构要素

“素质”的内涵,相对于知识与能力来说,更为丰富。目前学术界较为认可素质是一种心理品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质的,同时又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结构及其质量水平。根据应用型人才的素质应该具备通用性与鉴别性共融的特征要求,我们将新建本科院校所培养人才的素质结构要素划分为:基础通用素质、专业智能素质、专业情意素质、综合素质四大类:

(1)基础通用素质。指学生以后从事任何职业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基本技能(阅读能力、书写能力、倾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思维能力(能有新想法;考虑各项因素以做出最佳决定;发现并解决问题;根据符号、图像进行思维分析;学习并掌握新技术;分析事物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个人品质(有责任感、敬业精神,自重,自信,自律,能正确评价自己,正直,诚实,遵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

(2)专业智能素质。它是指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从事专门职业的活动过程中将知识与能力逐渐内化而成的一种带有专业特征的素质。专业智能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专门职业的活动效率。不同应用型职业由于其专业性质不一样,专业活动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在专业活动中内化而成的专业智能素质也存在较大的区别。

(3)专业情意素质。它是指人们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性特征,主要包括专业兴趣、专业动机、专业情感、专业信念、专业承诺、专业使命感、专业责任感等。

(4)综合素质。它是基础通用素质、专业智能素质和专业情意素质在专业实践活动中融合、优化、提升而成的一种全面性素质,是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专业素质等有机融合的结晶。

四、怀化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

从20_年开始,确立了“以育人为中心,以需求为引导,以学科为支撑,在社会需要、个人发展、文化传承创新上协调统一”的专业教育指导思想,明确了“培养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愿意为基层服务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全面实施“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融‘公共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为一体,融‘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校园文化活动’为一体”的“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体的改革进程与措施包括:

首先,通过各种渠道的研究、探讨与宣传,全校上下达成了以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共识:

(1)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但知识并不等于能力,大学生只有把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效地并结合起来,只有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化成为大学生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与改造自我的能力之时,知识才会真正产生力量。

(2)专业能力素质的获得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专业能力形成的同时,通过不断内化、升华后形成的专业素质将会极大提升所培养人才在其专业领域的职业适应性与职业选择的自由度。

(3)知识、能力、素质要素的优化组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就知识层面来说,要以“有用、够用、适用”为原则,作为专业学科课程选择与教学内容知识筛选的基本标准;就能力层面来说,坚持“公共能力是基础,专业能力是核心,发展能力是拓展”的培养次序,并以此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线索;就素质层面来说,在基础通用素质、专业智能素质培养的基础上,要特别注重对大学生的学科专业人文教育,促进大学生专业情意性素质的发展。

(4)坚持应用为导向的学科专业观、课程观和教学观。应用为导向的学科专业观,即办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建应用型学科、做应用科学研究、出应用型成果、作应用型技术转化;应用为导向的课程观就是要吸取知识本位课程观和技能本位课程观的长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设置应遵循“以素质教育为取向、以社会需求为引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事实性知识与概念性知识为基础、以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为重点、以实践教育为主要途径”的基本原则;以应用为导向的教学观,就是要改革课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校园文化活动应具有明确的能力素质培养目的,同时应该使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课程化,以补充与丰富专业教育对大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

其次,制定了“以专业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方案,并付诸实践:

(1)坚持以工作要求为引导,以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工作过程性知识技能为重点,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根据行业和岗位群所需要的技术逻辑体系设置课程。

(2)明确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及其与课程设置的关系,每个专业建构一个知识、能力、素质与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校园文化活动结构关系表,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以专业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

(3)构建校系两级校园文化活动课程,校级校园文化活动课程主要为公共能力培养服务,系级校园文化活动课程主要为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培养服务,使校园文化活动通过“项目化、课程化”融入专业教育之中。

(4)确立新的课程标准和能力素质认证体系,修订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5)逐步形成与业界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统一。关于怀化学院的“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下我们仅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为例,说明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与课程之间的关系。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方兴未艾。怀化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尝试,其意图主要在于摆脱模仿综合性大学研究型人才培养在学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方法选择等方面的做法,试图走出一条属于自身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色之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克服同质化现象,增强学校的竞争力。我们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解与做法,目前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其中肯定存在不成熟的地方,但我们愿意通过改革和尝试,不断走向成熟。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篇5

一、现代物流运输对现代包装设计的新要求

现代物流环境要求的商品包装应该具备一些新的特征来应对商品损耗率上的趋势。那么从商品所历经的各个环节来看,运输、仓储、库存、包装、搬运、装卸、配送、流通加工等环节都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个过程中,商品的外包装结构、外包装材料,形态、内包装材料、结构、形态,以及物理上的抗压、防碎、防潮、防堆积等等因素都可以成为包装设计所遇的新问题。现代包装设计的新要求有:

(一)外包装结构和材料新要求

对于包装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现代商品流通不同于过去的任何一个时期,它没有可参考性,不能为追求控制成本而选择不适合物流运输的材质。材质的选择应慎重,还应该注意外观的形状的特征,多件商品连包形态等。

(二)内包装结构和材料新要求

外包装的材质和形状是必须谨慎和考虑的,但内部的包装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内包装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内包装中的商品,现代物流过程中保护功能显得格外重要,因商品经历的流程复杂,运输过程漫长,且转换时空过程中接触商品的人员众多,素质参差不齐,为保证商品尽可能不受损伤,我们在设计商品内包装时就应该注意更加严格测试商品内包装的结构和抗损能力,应提高抗损级别和测试强度。

(三)商品包装和物流包装的物理抗压新要求

现代物流运势往往是多件商品的同时运输,货仓式货车的运输路途中颠簸强度,以及大件物品压力都是比以往要更加增大的,且物流企业在运输过程中不可能因为某件商品而改变摆放位置,所以任何商品的包装都要增加抗压级别,已达到现代物流运转中的抗压测试最高级别,否则一旦出现出现外包装垮塌,直接影响商品的完整性,并且有可能还会导致损坏其它商品的可能性。

(四)运输包装的防碎、防潮、放堆积垮塌新要求

在传统的包装设计中,一般级别的防碎、防潮、放垮塌的商品在商品的外观上都有所体现,特别是大件商品的各种测试都应增加相对于传统运输模式的级别和强度,以防运输过程中中因为外力原因而导致商品的损坏。现代的物流运输,为节约成本,不断增加商品的堆积和挤压,以节约空间和增加堆放件数,物流运输企业往往和销售企业不是同一个商家,这样造成的各阶段对商品的损坏重视程度不一致,会导致商品的损坏程度加大。

二、现代物流环境对包装设计人才的新要求

现代的物流运输环境要求,包装设计人才须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只有熟悉了现代物流知识和现代电商销售模式以及商品的流转过程才能更好地设计和创新,而现代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往往是滞后于社会需要求的,这种新形势和动向,带来的是对人才培养方式中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新要求。发展的环境要求我们的人才培养必须具备这种有前瞻意识的眼光和魄力,将电子商务、物流运输、创新材料等各个环节纳入包装设计人才培养的大纲中,要求学生和教师都将这种有时代特色和背景的思维纳入学习的范畴,并使创新能力成为学生的必备素养。

(一)包装设计人才需具备现代物流运输知识

现代包装设计人才应具备一定的现代物流以及运输知识,与物流运输管理相关的知识内容必须纳入现代设计人才培养的范畴,应在课程设置或者教学大纲中明确体现所辖范围,否则设计人才不能接触到现代物流管理的相关知识点,不了解商品流转的过程和环节,就谈不上所谓的创新和优化设计了。现代物流过程中商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流转包含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而网络购物时代的物流运输已经和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商家连成一体;基于现代电子商务的物流运输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流动和储存、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中,如何创新优化商品的包装设计可以减少商品损耗,更大程度保护商品,并起到推广商品的品牌辨识度,是有益于促进商品销售的重要一环。具备现代物流知识体系的设计师设计,能够更加人性化设计商品包装,使之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储运和促进销售、传达品牌信息;并设法解决电子商务模式下商品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新动向:运输过程更长、转运次数增加、堆积层次增加、相互加压程度增加、分拣次数增加、地点转换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为包装设计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二)包装设计人才需要熟悉现代电商销售模式

现今的设计人才所面对的市场,不同于传统的市场销售模式,如今的商品随着网购订单,运输转送、分拣次数都增加,并且所历经的路程与地点转换更是超过以往的传统模式销售,为到达消费者手中,商品历经高速公路、铁路、海运、航空、人工转运等等过程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这些过程,需要我们设计人去了解和掌握其特点,并根据现代各类运输的特殊性而增加商品包装的保护装置,并对包装设计内部做相应的优化处理,这种优化处理可以改善物流运输过程中损耗,并能够是商品外观完整,内部商品不受破坏。现代物流运输的特殊性,需要当今的设计人才需要更多地去了解和掌握现代商品流转的过程和各个环节,只有了解各种运输形式的不同之处才能根据这种不同,寻找新的有益于商品流转的优化设计,为现代商品包装寻找新材料、新结构、新思维,从而让包装设计的功能更加强大和完善。因此具备了解和熟悉现代电商销售模式的设计师,对电商销售行为更加清楚,也能针对销售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需求,给予更全面的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中,优化客户和商家对于商品流转过程中损坏的担忧,以更加优化包装设计的内部结构,提高外部防压、防堆积、防垮塌的级别,从而减小商家与消费者的忧虑。

(三)包装设计人才应更全面掌握包装技术

现代物流的运输特征导致商品流转的过程加长,这种流转过程延长、转换次数增多、人员接触量加大、搬运和中转次数更多的情况,对于设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品的包装设计包含的了内外包装的结构、包装材料、包装工艺、包装装潢等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商品的流转的过程延长,运输过程的增加带来的商品运输损耗的加大,使得现代的包装设计不得不对包装设计做出改良和优化创新。商品流转过程中,多次暴露可能经历很多的恶劣天气和运输环境,在此对于材料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商品的包装设计中应该考虑到现代物流运输过程的繁杂,将防水、防碎、防摔、防颠簸、防撞击、防潮、防污染等等外力因素纳入优化设计的范畴之内。要求设计人才应更加全面掌握包装材料的各种承受指数,以达到优化设计的相关数值,并使之与现代物流环境过的要求匹配和一致。现代物流环境下,对于包装工艺的选择应避免过于脆弱,设计师应谨慎选择包装工艺,尽量避免一味追求形式感而导致商品的包装脆弱不堪,应充分考虑运输过程的种种外力因素,尽量优化设计,将扁平化外包装设计、标准化外、多件组合设计包装设计等适合物流运输的设计理念融入到包装设计以及包装工艺的选择中去,减少运输损耗。对于现代物流环境中出现的种种新动向,设计人才应快速更新知识结构,是适应市场发展的变化,只有了解物流的过程,知晓商品流转的特征,才能更加具体的了解商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各种细节,为优化设计找到方向和切入点,且所有的创新设计都是基于深入了解和知晓的前提之下的,基于现代物流的种种创新包装的设计,可以解决物流运输过程中的种种包装缺陷,更加完善包装设计的材料、结构、形态、工艺等。

三、改变培养目标,创新能力应成为必备素养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学生,培养目标是建立一些专业理论基础,不具备新的电商环境业务实践中所需要的各方面素质,如何培养同时具备现代信息技术、包装技术、设计能力并同时具备物流管理流程控制能力的全方位人才,是目前我们高校的设计专业应加强和改进的地方,扩展学生知识结构、提升信息处理能力、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化设计技巧等一系列相关的教学活动和过程,应贯彻到教学实践和课程设置中,而不是仅仅流形式和口头的表述。以电商销售模式为基准的包装设计新的要求,应加强设计人才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能力的培养和对物流运输过程的熟悉。懂电子商务的设计人才是一种复合型的高级人才,这种人才既懂电子商务,又懂物流运输,也熟悉包装设计的流程所以能够在创新包装设计中优化结构、材质、视觉等,除了保护商品以外并加强品牌视觉表现、结构设计人性化等特征。

四、适合产业发展的综合素质

电子商务发展、现代物流环境的变化、消费者对包装设计的更高要求使得我们包装设计人才必须具备适合现代产业发展的综合素质,否则将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期望。包装设计人才能综合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从现实顾客需求出发,了解物流流程,并对各种中转过程了如指掌,才能奠定人才创新的基础;而包装设计的创新包含了多个方面,思维创新、材料创新、结构创新、技术创新等系列创新活动,这些创新要求,高校设计教育就应该从招生体制、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学大纲、艺术实践上整理规划和思考;并应该具备一定的社会前瞻性,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并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政府和是社会支持下促进“校企联合”的实施,包装设计本来就是应用型专业,结合现代电子商务的、物流环境的新型设计人才,只有到现实中能为消费者才具有生命力。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篇6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基础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育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具有科学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具有扎实的的学科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具有发展自我的知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全科型的小学教师以及从事基础教育研究、咨询、管理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小学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儿童教育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的基本能力。本专业采取全面综合培养、分文理方向发展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实事求是,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秉承教师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具备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专业素养和一定的教育研究、终身学习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小学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观察研究小学生的科学方法;

3.具有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小学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小学教育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实现知识、能力与个性的一体化发展,具有全科型的教师职业素养;

8.具备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有效实施课堂教学与管理学生的能力,能够进行学科教学设计、有效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9.具有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能力,以及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良好的审美能力;

10.形成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的信念,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

教育学、心理学

四、核心课程

教育学、普通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德育、现代汉语、高等数学、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科学课程教学论、小学课程标准与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评价学、学校管理学、班级管理等。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六、修业年限

四年。

七、授予学位

教育学学士。

八、毕业最低学分及要求

毕业最低学分为162学分。其中公共基础平台41学分,学科基础平台12.5学分,专业基础平台44.5学分,专业方向模块25学分,专业任意选修模块不低于8学分,公共选修模块不低于6学分;独立实践环节25学分。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篇7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纲领。为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_-20_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广东省教育厅《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广东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东莞理工学院创新发展战略规划(20_-20_年)》、《广东省教育厅东莞理工学院共同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协议》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我校创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加快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构建特色化的教学体系,按照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BE)的理念,结合我校实际,现就20_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提出以下的原则意见。

一、基本原则

(一)突出应用能力培养

强调应用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加突出实践性,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要针对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和经济社会需求,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使培养方案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突出以学生为本

人才培养要体现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学生的预期学习产出为导向进行专业和课程的相应设计。培养方案要注重加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协同育人,着力推进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重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并使学生获得健康的体魄和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三)突出特色建设方向

在遵循学校培养方案总体框架基础上,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充分挖掘现有教学积淀,科学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结合专业建设实际情况,整合优质资源,选择适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突破,彰显专业特色。各专业应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设置专业方向模块,开设与本专业特色发展吻合,与学生全面发展相适应的个性化课程,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自主选修课程。

(四)突出课程体系一体化

人才培养的落脚点是课程。课程设置要以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依据,明确各门课程对于实现培养目标的贡献及程度,进行培养目标、培养理念和课程体系的一体化设计,坚决克服因人设置课程。要进一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注重课程之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和融合,妥善处理好思想政治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关系,处理好课程的先行与后续、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二、基本要求

(一)总体要求

1、各专业要制定专业层面的预期学习产出,在基于对教师、学生、校友、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基础上,结合本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学校定位,论证本专业的使命、愿景、目标及实施这些目标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2、要加大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共同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实施培养过程、评价培养质量。广泛吸纳行业专家以及专业教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论证。每个专业参加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行业专家应不少于5人。

3、理工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基础,其他专业的培养方案也应尽量引入相关专业认证标准或行业标准。

4、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表述要具体、清晰、精炼。

(二)课程体系设计要求

按照“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方式构建课程体系。

1、理论教学

在保证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必修课程,增大选修课程的比例,选修课程(含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和通识选修课)占课内总学时比例不能低于20%。

(1)思想政治课程

思想政治课程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大学生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分学时依据教育部相关规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全校学生统一开设。

(2)通识类课程

通识课程由通识必修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程两部分组成。通识课程的教学计划由教务处会同相关教学单位统一制订。通识课程的设置与选择应以利于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优质人文素养和丰富知识面为标准。

(3)专业类课程

①学科基础课程

院系内同一个一级学科下不同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应基本统一。各院系根据实际情况,对一些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可按需要设置足够的课时,以帮助学生加强基础训练。

②专业必修课程

面向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课程,作为专业知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专业必修课程须重视各课程之间的前后逻辑联系,明确对专业能力素质的达成度。

③专业方向课程

建议各专业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灵活设置2-3个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供学生选择修习。每个方向开设的课程应具有明确的方向性,瞄准就业方向,体现我校及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已经作为专业单独设置的名称不得作为专业方向名称。)同一专业的不同方向课程学分数应相同。

④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设置以开发学生专业兴趣,拓展专业能力范围为导向,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选修课程,规定的专业选修学分与提供的专业选修课程学分比例不小于1:1.5。

(4)专业核心课程

是在人才培养中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对学生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和培养专业核心能力,对提高该专业核心竞争能力起决定作用的课程。除专业必修课程之外,其中还可以包括一部分学科基础课和公共必修课。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规格实现的需要和学生成果导向的需要进行确定。基本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_年)》,在培养方案中规范设置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总学分一般在40-45学分左右。

2、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要完整体现能力培养要求,层次清晰,确保实效。理工类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应不少于总学分的30%,非理工类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应不少于总学分的20%。应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按照课程实验、专项设计、综合实训等模块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各专业在第4至第7学期中的每个学期至少设置一门面向实际问题,以综合实践训练为目的的项目性课程,开展项目引导式教学。

3、推进主辅修制

各院系应积极开设辅修专业,供不同专业学生跨专业选修,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相关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等)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制定相应的辅修专业计划。参与辅修的学生比例将成为院系教学状态和专业的评价指标。

4、创新创业课程与学分

加大对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力度,各专业课内总学分中必须包含不少于4个创新创业学分,可在统一提供的创新创业课程模块中选择适合的课程,也可由各学院自行开设与专业相关度高的创新创业课程。属于创新创业课程的请在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的备注中标注“#”。

5、其他

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指导意见,是在面向全校所有专业的基础上提供的大体框架,各专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化和细则化的修订,如有专业实际与指导意见不能一致的地方,需在修订报告中作出有依据的说明。

对于需要其他二级教学单位承担的专业课程,应与相关单位进行充分沟通,研究决定教学内容及学时、学分安排。经双方商定的课程,开课单位应保证课程的按时开出。同时加强课程在内容和开课时间上的衔接。人才培养方案一旦确定后尽量不再调整,否则将影响院系教学状态评价。

三、人才培养方案框架

(一)培养方案组成

20_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内容包括:

1、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突出本专业特色,并与学校的总体培养目标体现对应关系。)

2、毕业要求

3、培养计划:(1)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2)课程结构及学分要求(3)理论教学内容与体系(4)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

4、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1)理论教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2)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3)教学进程表(4)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表(5)创新能力及素质拓展计划

5、课外学分规定

6、毕业规定

7、学制与学位

8、专业核心课程

9、主要指标

10、人才培养方案校核表

(二)学时与学分要求

1、学分计算

计算学分的最小单位为0.5。理论教学课程每18学时为1学分;不够18学时但达9学时以上计0.5学分,不足9学时的不计学分;

一般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每周计1学分,不够半周的不计学分。毕业设计(论文)和毕业实习环节每2周计1学分。

2、周学时安排

第1-6学期必修课周学时控制在22学时以内;第7学期周学时控制在12学时以内。

理论教学周为18周,一般每学期的理论教学连续安排,集中性实践教学尽量在学期末和寒暑假等时间灵活安排。

3、总学分要求

学生毕业应修的总学分,四年制专业原则上为140-150学分(不含课外学分15学分);五年制专业(建筑学专业)原则上不超过200学分(不含课外学分15学分)。毕业前所修全校公选课学分不低于8个学分。

(三)其它说明

1、每个专业制订一个方案,不须分方向制订,有专业方向的在教学计划中设置方向课程并作简要介绍。

2、各学院要对各专业的课程予以规范和统一。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课程名称要尽量规范一致。

3、20_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于20_年9月结束,10月底前完成院系审定和学校审定工作。

4、各专业在制定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注重文字、符号、时间编写的规范。如遇到与原则意见相冲突的问题,与教务处协调解决。

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