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洪涝后饮食安全指南

| 云霞

 洪水过后也要注意不要去到容易发生事故的地点。不要在这些地方逗留,因为洪水流过的地方土质已经非常的松软,随时都可能会发生次生灾害。下面小编带来的暴雨洪涝后饮食安全指南,希望大家喜欢!

暴雨洪涝后饮食安全指南

 暴雨洪涝后饮食安全指南

1.食物安全

生食熟食要分开存放,不要进食生冷食物,易伤脾胃阳气导致腹痛腹泻,不建议食用剩饭剩菜;

瓜果蔬菜一定要用清水洗净,被洪水淹过的食品要丢弃,不能食用;

注意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避免“病从口入”。

处理食物的过程中,要注意刀具、砧板等的清洁与卫生,加强消毒。

2.注意饮水安全

饮水一定要选干净的水源,并且经过消毒处理。

当水源被淹时,优选选择地下深处的水,如深井水、浅井水,其次再考虑江河水、湖库水、池塘水,但是一定要经过高温或者消毒处理,盛水容器也要保持干净。

3.肠道传染病

细菌性痢疾症状:高热、寒战、畏寒、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

伤寒和副伤寒:高热、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

手足口病: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

以上传染病常通过水源传播,注意餐前洗手,可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对饮用水消毒处理,避免“祸从口入”。

强降雨过后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和肠道传染病

一、正确储存食物

1. 避免将食物暴露在阳光下,防止细菌滋生。应将食物存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2. 食物储存容器要干净卫生,定期清洗消毒。尤其是肉类、蛋类等易滋生细菌的食物,更要注意清洗消毒。

3. 食物储存时间要合理,避免过期变质。购买食物时,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确保食物新鲜。

二、注意饮食卫生

1. 食用食物前要充分洗手,特别是在接触生肉、生蛋、生菜等食物后,要彻底洗净双手。

2. 食物要煮熟煮透,特别是肉类、蛋类等易滋生细菌的食物。避免生食或半生食,以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3. 避免食用不洁食品,如路边摊、脏乱差的餐馆等地的食物。选择正规餐饮场所就餐,确保食品安全。

三、注意饮水安全

1. 尽量选择经过过滤、煮沸消毒的饮用水。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地下水、河水等水源。

2. 外出就餐时,尽量选择有信誉的餐饮场所提供的饮用水。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自带水壶,随时补充水分。

四、加强个人卫生习惯

1.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洗衣物、勤洗澡等。

2. 在高温高湿的天气里,要注意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保持身体清洁干燥。

3. 如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要及时就医,确诊并进行治疗。

在强降雨过后,我们要特别注意食品安全,从储存食物、饮食卫生、饮水安全等方面入手,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预防食源性疾病和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暴雨过后要注意什么?

外出随时观察危险

预防触电,注意周围高压线的情况,防止触电;遇到不熟悉的道路可用棍子类物品试探前行;预防蛇虫咬伤,暴雨后尽量不要野外走动或玩耍。

清洁死角注意卫生

暴雨过后,要注意生活周围的环境卫生,避免滋生蚊蝇及细菌等微生物。很多传染病就是以蚊蝇及细菌为媒介进行传播的,而暴雨过后产生的积水,就是蚊蝇幼虫最好的“温床”。

蹚过积水后及时擦干

暴雨过后,部分路段会有积水,积水中存在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如果蹚过积水不及时清理的话,非常容易导致足部发生真菌感染,进而患上脚部皮肤病。因此,注意勿踩积水,如果实在避免不了,也要尽量不长时间地在水中浸泡,之后及时擦干,换上干净的鞋袜。

脚部伤口被泡及时处理

如果脚部有伤口,在浸泡过积水之后,有可能发生细菌感染。对于新伤口的处理方法,可以用止血、冲洗、消毒,需要注意的是冲洗最好用生理盐水,也可以用瓶装的矿泉水或者烧开放凉的白开水代替。如果是比较大的伤口或者比较严重的伤口,在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立即前往医院进行处理。

雨水入眼别轻视

雨水溅入眼睛容易引发红肿、感染。回到家应立即洗净双手及眼周皮肤,用凉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冲洗时不要直接冲在角膜上,以免损伤角膜。如出现明显不适,需到医院就诊。

注意饮食卫生安全

部分地区因连日暴雨,引发山洪灾害或者城市内涝,此时更要注意饮食卫生安全问题 防止食源性疾病。

暴雨过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1.被雨水浸泡过的食物尽量不要吃。专家指出,夏季食品原本就易受细菌、霉菌污染,暴雨过后,被打湿或浸泡的蔬菜、水果等更容易腐烂变质,购买和食用时要尤其注意。各类瓜果最好洗净去皮后再吃;饭菜要烧熟、煮透,尽量别吃凉拌菜;剩菜如果没放进冰箱,4小时后不要再吃。

2.自来水可能受污染,不要直接饮用。被暴雨冲走的动物尸体、厕所粪便、生活垃圾等都可能污染自来水的水源,因此,汛期内一定要喝彻底煮沸的水,必要时购买瓶装纯净水。

3.皮肤接触雨水后要及时清洗。如果皮肤存在伤口,接触雨水后很容易诱发感染。此外,暴雨积水中存在各种污染物,蹚水时一旦被杂物划伤,更容易导致皮肤感染甚至诱发破伤风,应尽快就医。

4.积水、垃圾及时清理。暴雨带来的居室周围积水、垃圾一定要及时清理,以减少蚊虫滋生。家中可以使用蚊帐、驱蚊药等,减少蚊虫叮咬,以预防疟疾、乙脑等病媒类传染病。

5.用流动的水洗手。夏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暴雨过后更会加大致病风险,因此接触脏东西后,一定要及时洗手;外出回家、饭前或吃零食前都要先洗手。洗手时,要用清洁的流动水,擦手用的毛巾必须干净。

6.避免过度劳累。暴雨后保持生活规律、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劳累、随时增减衣服,对预防感冒非常重要。

7.厕所、粪便等严格管理。受灾严重地区应对此采取必要的卫生干预措施。

8.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一旦出现不适,应及时到附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发现饮用水出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部门。

洪灾后防患未然:4类疾病防控攻略,财产损失处理指南

首先是疾病防控。根据过往经验,洪涝过后多会出现手足浸渍、皮肤癣病、丘疹性荨麻疹等皮肤病,占据了50%以上的比例。同时,受污染的水源也会增加胃肠炎、伤寒、痢疾等肠道疾病和疟疾、乙脑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风险。呼吸道疾病如流感也更易传播。因此,需要注意饮食卫生,做好消毒,防护好皮肤和呼吸道,伤口要及时抗菌防腐。同时注意心理健康,并做好疫苗接种等预防措施。

其次是财产损失的应对。如果房屋被洪水冲毁,可以反映给街道、乡镇政府,评估是否可以获得救助补贴。如果农田被淹,有购买农业保险的可以申请赔付。汽车被冲走或损坏也要及时处理,了解相关的保险理赔和维权流程。被泡湿的快递包裹可以联系快递公司赔付。火车票、机票可按规定办理退改签。

再次,洪水过后还需要注意观察次生地质灾害。山体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后续降雨可能会触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要提高警觉,避开危险地带,关注气象预警,做好避险措施。

最后,各地还要总结洪涝过后的经验教训,完善防洪排涝设施,提升未来的应对能力。例如检查河道是否需要疏浚,排水系统是否需要提升,低洼地区是否需要修建防洪堤等。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是减少洪涝灾害损失的有效手段。

暴雨过后饮食卫生要注意!

强降雨过后,伴随的高温高湿天气,极易发生肠道传染病和各类食源性疾病,市民朋友要注意食品安全,千万不可大意,做好“四要七不要”,严防“病从口入”。

水淹的食物——不要吃!

被雨水淹泡过的食物容易被污水中的微生物污染,腐烂变质,食用后极易发生食物中毒。为了保证安全,遭到水淹的食品最好丢弃,不要食用。

温馨提示:

特别要注意冰箱内的食物,若冰箱已遭雨水侵入,或曾经停电,食品最好丢弃不用。

变质的食物——不要吃!

霉变食物,有害健康。强降雨过后天气闷热潮湿,食物容易腐烂变质。米面如果储存不当也容易霉变。食用霉变的粮食会引起霉菌毒素中毒,常引起胃肠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偶有腹泻,而后出现体内各器官系统(肝、肾、神经、血液)的损害。

温馨提示:

夏季,熟食在室温下存放的时间不宜超过2个小时,所有熟食和易腐食物应及时放入冰箱内保存。剩菜剩饭一定要冷藏,但不要在冰箱中存放超过3天,下一餐食用前要彻底加热,重复加热不能超过一次。饭菜尽量当日清,已经腐败变质的食物不要食用。

死因不明的动物——不要吃!

死因不明、来源不明的鸡、鸭、猪、牛等畜禽动物肉品和因降雨导致死亡的水产品不要吃。死因不明的动物可能被致病菌污染,并在动物体内造成腐败变质,产生毒素,吃了会引起食物中毒。

温馨提示:

细菌性食物中毒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有时有发热、头痛等症状。

来源不明食物——不要吃!

不要吃来源不明的、非专用食品容器包装的、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

野生的蘑菇——不要吃!

雨水过后,野生蘑菇会大量生长,传统的简单方法和特定经验来识别毒蘑菇是不靠谱的,千万不要随意采食野生蘑菇。

卫生条件差的凉拌菜——不要吃!

强降雨过后,部分地区卫生条件差,冷荤凉菜在制作过程中容易污染,吃了容易生病,将食物烧熟煮透最为稳妥。切勿用雨水清洗蔬菜瓜果,生食蔬菜瓜果等食物一定要用清水清洗。

生水——不要喝!

不喝生水,不喝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生水应烧开后饮用或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自觉保护生活饮用水水源及环境,在指定地点堆放垃圾、倾倒生活污水、排放粪便。

1.要加强个人卫生,保持乐观心态

注意手部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尽量用肥皂或洗手液并使用流动水洗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及时增添衣物,提高自身免疫力。此外,人在极端天气事件中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绝望等不良情绪,严重的会引起心理疾病。要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应对不良情绪。

2.要及时消毒餐具

如果家中进水导致厨具、餐具浸泡后,应消毒后再使用。最简单的消毒方法是,把洗净的餐具放入锅内,完全浸泡在水中进行加热,待水煮沸时,保持15分钟以上,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3.要加强环境卫生

强降雨后,蚊蝇、老鼠等有害生物滋生增多,其携带的病原体可污染食物和水源,造成食源性疾病发生。要做好防蝇防鼠工作,避免昆虫、害虫及其它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触食物,可将食物盖好或存放于密封容器中,保证垃圾桶盖严并定期清除垃圾,保持家中动物远离食物制备区等。

4.及时就医

强降雨后,如果出现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或者其他身体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不应擅自服用止泻药、抗生素等药物。

50497